校以育人为本 · 师以奉献为乐 · 生以成才为志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工作能力,我校于2014年3月24日至28日举办了以“聚焦课堂,提高实效”为主题的市级教育教学公开周暨《构建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市级课题结题活动。
本次教学公开周,共有43位教师开课,涉及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劳技、综合实践、计算机、主题班会等十六个学科,教学设计皆以“聚焦课堂 提高实效”为宗旨,以“构建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各学科的分课题为依托,各展风采,深入探讨本学科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策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次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盛会。参加开课的既有高、中级教师,也有年轻教师,老、中、青教师的思想和理念在课堂上交流碰撞,闪现精彩的火花。
本次公开周为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有近千位来自五区八县的中学以及共建小学的同行来我校听课;林志琳处长、杨继红处长以及市教育学院各科教研员,语文、物理科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莅临指导并组织了十六场教研评课活动,其中六场作为学科岗培活动。教研员、专家、老师们给公开课予以较高的评价和中肯的建议,语文组衷颖老师的课得到了语文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林志强老师的很高评价;焦春艳老师的课受到教育学院王玫老师带领的语文中心组赞赏,认为其以学生反馈的问题为依据进行的教学设计新颖大胆,充分尊重了学生,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思品科欧佳平老师的复习总结课被广泛认可,老师们评价她“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复习指导方法指导性强,杨继红处长评价她为“慢工出细活,温文尔雅有味道”;英语科陈惠莉老师的公开课被英语科教研员林志鹏老师评价为“教学设计巧妙,引入情境新颖,衔接流畅,师生活跃”;班会课《时间都到哪去了》、《携手共处,难事可成》等受到来宾的广泛好评。
本次教学公开周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探索有效教学模式的一次成功展示。为实践现代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把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作为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申请了“构建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教育教学科研市级课题。各学科依据本学科的学科教学与学情特点,进行了分课题的研究设计,例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探究通过阅读教学中提纲挈领的主问题的设计,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时间调控的合理性研究》针对我校数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利用课堂时间的“黄金分割”理论,探究通过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调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建构主体性探究演示实验操作程序》旨在通过对建构主体性探究演示实验的研究,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演示实验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问题导教”在生物课堂的运用研究》旨在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疑问,学生在问题的驱动和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获得概念,得出结论,实现概念的自主建构。
开课老师们经历这样一次高标准、高强度的教学研讨活动,收获颇深。
对于本次公开教学周活动,我校高度重视,校领导多次召开座谈会鼓励年轻教师勇于挑战和超越自我,学校教科室和教务处组织和指导教研组、集备组进行研课和磨课,全体老师沿着授课、反思、改进、总结的教研之路,打造出一节节汇集校内外名师智慧和课题组成员心血的精品课。公开周暨课题结题活动是在我校课题研究基础上教学艺术的展示和检验活动,它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它有力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展示出我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和教学水平。“两年磨一剑,今日展风流”,在这春光明媚的三月,我们欣然相逢于流花溪畔,切磋琢磨,共享教育教学艺术雕琢带来的硕果累累。
欢迎登录
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