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以育人为本 · 师以奉献为乐 · 生以成才为志
【善美桔园 | 桔子洲头之线上育人㉓】
疫情背景下家校线上育人探试
疫情期间,学校教学改成线上上课。家长们表示,现在的情况让他们进退维谷,特别是初三的学生家长表示不知所措。线上教学能不能保障孩子的学习效率?家长不能对孩子的线上教学进行看管怎么办?针对此问题,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尝试构建起有效的对话渠道、对话方式、对话空间,形成良性互动、协同育人。
做法一:开展“线上问卷”
通过线上问卷,了解孩子心愿、问题、情绪、收获、建议,共建“生态德育场”,问卷对凝聚家长队伍智慧,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家长和学生在家庭教育上的态度和能力及线上教学意见和建议,学校将问卷收集到的信息分门别类整理,确定家长会的议题。
做法二:召开“线上家长会”
“线上家长会”根据“线上问卷”,确定家长会的主题。会上学校领导表示一定会发挥教师专业引领作用,对学生进行学业诊断,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努力是做到复习进度不变、效率不降,让学生不落下自己的课程,更加有效地进行备考复习。各年段长针对年段学生特点及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家长进行系统的说明,对线上教学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专题讲座。“线上家长会”对凝聚家长队伍智慧,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做法三:“线上回访”
以心契心的人性沟通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助力,集成合作的育人模式是德育工作的创新契机。班主任利用电话、微信群、钉钉群等平台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回访;有的是共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遇到问题的,有的是对构建亲子关系提供指导性建议的;有的是对学业困难、家庭困难学生进行鼓励的,家访老师要求家长留心观察,及时掌握孩子情绪;帮助调节,控制孩子情绪;创新方法,教给孩子学习方法等,并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支持。
做法四:“线上防护”
“旷兮其若谷”,打开自己才能让人心胸开阔。针对疫情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的影响,班主任开设“线上防护”课,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是科学疏压。要求学生在家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缓解因面对视频的眼睛疲劳;二是运动排压。利用课间休息做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深蹲、卷腹等,适量运动是促进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三是悦读抗压。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为了排解忧郁,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诗词、看散文,唤起愉快的悦读体验。
马卡连柯指出:“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什么需要天才的艺术,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线上问卷、线上家长会、线上回访、线上防护””是在疫情情况下构建家校共育新生态的探索。“四线”合作互动打通了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圈层效应的育人效果。
供稿:德育处 撰稿:杨晨晖 编辑:杨 洁
欢迎登录
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