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以育人为本 · 师以奉献为乐 · 生以成才为志
黄 鹤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把我们带进了朱自清笔下的春天里,闭上眼,仿佛闻见了花香,听见了蜜蜂蝴蝶喧闹的声音,淅淅沥沥的雨丝轻轻滑过双颊……睁开眼,是与我们一样陶醉其中的她。
——学生作文《我喜欢上了语文老师》
我们身边有很多课文朗读的范本,在百度上一搜,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纷纷跳出来,我也曾一度地执着与此。今年拿到了改版后的教材,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中赫然写着“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可是班级多媒体设备正处于更新状态,显然百度上的一堆音频用不上了。于是只能自己上阵,却在这一次次的读中收获了许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若不读便感受不到它的美;“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文不读便感受不到它的生动传神之处。
我给学生做示范朗读,带着表情,带着感情。学朱自清的《春》时,读“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时,随着音调的升高,我的脸上洋溢起笑容,当我看向某一个学生时,他自然而然地也送我一抹微笑。这也许就是师生之间的默契,有了这样一个笑容,还需要担心孩子们上课走神吗?慢慢地,我发现当我朗读时即使最吵闹的学生也能够静静地听了,原来,教师的声线远比空洞无力,遥远的名人朗读更有吸引力。
《太阳船》是教材中新增加的一首现代诗,作者吴望尧,别说孩子们,我也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上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功课,并摘抄了吴望尧的几首诗歌,没有投影无法将文字呈现给学生,我有些担心孩子们时候能听明白。我给学生朗读吴望尧早期诗歌《铜雀赋》:
若你有铜雀 锁不锁得住春天
若你有春天 锁不锁得住二乔
若我有东风 便把东风一股脑儿借你
……
百代下 若你在铜雀遇见了二乔
且问她 若三月的东风不来 你嫁是不嫁
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听得陶醉,当我调皮地反问“嫁是不嫁”时,他们哄堂大笑,嘴里却嚷着,再来一首。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教室里的信息技术略有缺失,给我一个传统单纯的课堂,让我的学生们还能看到教师微笑朗读,假装生气提高声调的样子,听到比磁带更加真切的声音。
当然,我不仅自己读,我还和学生一起读。听,那是一朵朵花儿叫嚷着要开花的声音。学习《春》时,当读到“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时,我让孩子们化作一朵朵小花,让教室的各个角落同时响起“我要开花”的声音,读完后,春天花开的热烈不用再说,大家都懂了。分角色朗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朗读方式,当然,教师不能退出局外,孩子们喜欢和老师一起读,当我问道:“这个谁来”时,他们总是能想到我,无论配合得默契与否,每一节有朗读的语文课就像一出快乐的小品剧,边演边学,也就不那么枯燥乏味了。
上完一个学期的语文课,忽然明白了,语文,最美的方式该是读出来的,用心读,或许我们的语言不够字正腔圆,或许我们的声音还不够完美,但语文老师应该相信,与你絮絮叨叨的说教相比,学生更愿意听你朗读!
欢迎登录
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