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以育人为本 · 师以奉献为乐 · 生以成才为志
疫情期间请给心灵穿上“防护服”
同学们,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的节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要居家上网课,意味着不能自由地出去游玩,同学间的沟通互动也变少了,学业的压力挥之不去,每天的作息安排考验着我们的自律程度,和家人的“心理冲突”也增多了……同学们的内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新考验。
面对新的考验,我们在身体防疫的同时,也要给心灵穿上“防护服”,保持内心的坚韧与乐观。那么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居家学习,老师特向大家介绍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一、合理安排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身心稳定
居家学习考验着我们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不规律的作息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无序的生活,这也是“无聊感”“无价值感”的主要来源,而节律性和计划性可以大大降低负面情绪的产生。所以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睡眠节律,结合学校的课表制定学习计划与学习进度。同时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而且可以促进学习效率。居家学习期间,我们可以适当地做广播体操、跳绳等运动;还可以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洗碗、打扫卫生等,营造更加融洽的亲子关系。
二、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疫情来袭,一些学生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我们要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出现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而且适度的焦虑可以让自己对病毒保持必要的警惕,从而加强自身防护。但是如果这些负面情绪比较强烈,甚至造成如心慌、头痛、饮食不佳等躯体不适,那么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可以用数字1-10给情绪的强度评分,然后采用合理的方式积极去调整宣泄情绪。比如,可以双臂抱住自己,用“蝴蝶拍”的方式来抚慰自己的情绪;或者用画画、写作、和好朋友聊天的方式,将你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释放。
三、学会放松训练,使自己心平气和
居家学习,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放松训练,舒缓自己的身心状态,保持心平气和。
1.腹式呼吸放松
先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都行。通过鼻腔慢慢的将空气吸入肺的最底部,同时慢慢从1默数到5,尽可能地把空气吸到身体的最深处。把手放到腹部,当你吸气的时候,肚子会慢慢地鼓起来。屏住呼吸,慢慢地从1默数到5。通过鼻子或嘴,缓慢地将气完全呼出,呼气时肚子会慢慢地瘪下去。一呼一吸为一组,重复上述步骤,每次练习3—5分钟。
2.肌肉放松
肌肉放松实际上是依次对手部、上肢、头部、下肢、双脚等各组肌肉群进行先紧张后放松的练习,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
首先,要进行几组腹式呼吸,然后,再弯曲双臂,用力握紧拳头、绷紧双臂的肌肉,体会肌肉绷紧的感觉;再尽力放松双手和双臂,体验放松后轻松、温暖的感觉,可重复做。再依次进行其它肌肉群放松训练。
3.积极联想放松
主动去联想一些积极的、放松的场景,有利于改善心态,提高免疫力。可以回忆生活中欢乐美好的时光、想象世界上宁静美丽的风景,将这些积极的内容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对未来饱含着希望;也可以想象森林、溪流等生机勃勃的场景,逐渐洗刷自己的身心,驱散内心的阴影,让阳光普照大地。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1次积极的联想,能获得较好的心理调适效果
四、善于运用社会资源,学会心灵求助
若持续出现较强的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且超出自己的调整范围,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时,切勿隐瞒自己的感受,一定要学会运用社会资源,及时寻求社会的积极支持。
学校心理发展中心
1.QQ辅导: 286660064 523276942
2.电话辅导:18559978086 18559978189
辅导时间:6:00——22:00
(本轮疫情解除后恢复常态)
服务内容:
面向全体师生免费开展针对此次疫情相关的心理疏导工作。根据需求情况,提供线上心理咨询,以缓解疫情对个体心理的不良影响和减轻可能造成的心理问题。
特别说明:
*该服务主要针对因疫情而产生的比较紧急情况、急需情绪缓解的人群。如您尚不符合这个情况,请将资源暂时留给更需要的人;
*为更好地提供服务,请您在添加QQ好友时务必备注本人“班级+姓名+联系方式”,我们将在相关法律和伦理约束下,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
*对于需要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诊断、治疗的情形,将提供转诊建议,进一步的诊疗由服务对象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对接。
*您还可以拨打以下热线获得帮助:
公益心理咨询热线
市未成年人24小时心理咨询辅导站:87623297
市网校仓山区咨询中心:83476594、17750319160 欧老师
鼓楼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87556531 蔡老师
市网校心理咨询:
13328208960 陈老师
欢迎登录
欢迎注册